计算机导论——无处不在的计算
计算无处不在,连接随手可及
主机时代
计算机是稀有资源,一般放在密闭房子由专家操作,其他普通用户通过终端共享一台计算机。
PC时代
个人可以有自己的计算机,利用它完成某项任务,但需要自己操纵。
internet时代
资源共享为目的,海量的用户及其资料会被互相连接,同时也将主机时代和PC机时代的大量设备连在一起。
形成了一个资源共享的网络。
大量的信息联网必将形成大量的计算。
普适计算时代
用户可以更为方便的获取自己所需信息。大量的计算设备嵌入在墙壁,椅子,衣服,汽车等一切物体中。
基本特征:深度的嵌入结算,即连接现实世界中一切具有计算能力但规模不小不同的设备。
核心目标:把计算机融入到环境中去,使人们关注的重点从操作工具转移到执行任务本身,可以在任意时间,使用任意设备,通过任意网络获得所需的服务。
计算资源丰富与廉价:互联网的广泛使用
普适计算环境下的人注意力就成为一种稀缺资源。普适计算关注的是人们的注意力以及人们对计算的满意程度,它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计算模式。
普适计算的要求
普适性:数量众多的计算设备嵌入到环境中,用户可以随时随地的得到计算服务。
透明性:整个计算系统不断的更新和学习,对于用户透明。可以使用户最大程度的将注意力放在要完成的任务上。
动态性:用户通常处于移动状态:特定的空间内用户集合将不断变化。
设备动态的进入和退出L计算系统的结构发生动态变化。
自适应性:计算系统可以感知和推断用户需求,自发的提供用户需要的信息服务。
永恒性:计算系统不会关机或重启,计算模块可以根据需求,系统错误或系统升级等情况加入或离开计算系统。
普适计算涉及的技术
版权声明 ©
本文内容来自若白博客:R-Blog.cn
文章链接:https://r-blog.cn/202207022901.html
转载请注明出处
原创不易,觉得有用的话,请转发保留版权信息表示支持!
THE END
6
二维码
打赏
海报


计算机导论——无处不在的计算
计算无处不在,连接随手可及
主机时代
计算机是稀有资源,一般放在密闭房子由专家操作,其他普通用户通过终端共享一台计算机。
PC时代
个人可以有自己的计算……

共有 0 条评论